大家好,这是一篇小鹏G6的车主故事。他原来开的是福特嘉年华,已经开了三年,由于日常使用体验感不好,打算换辆纯电SUV,最后在试驾的小鹏G6、极氪7X、问界M7中,选择了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小鹏G6。
如果你也想加入小鹏G6车主群,或者给《电动汽车用户联盟》投稿,联系小鱼(微信号:isEVchat)即可。
1.换车前的真实困境:我的"小嘉年华"为何忍痛换掉?
开了三年的福特嘉年华终于要退休了。虽然灵活好开,但182cm的身高让我对它越来越不满意:
驾驶座调至最低,头顶距车顶仅三指空间,后排腿部空间仅一拳,后排头部空间不足900mm。对比同身高标准,需求明显不足,长时间驾驶很压抑。
35℃高温时,车内温度40分钟才能从50℃降至28℃,制冷效率仅为新车的三分之一。实测新车仅需15分钟,夏天开车像蒸桑拿。
配置更是落后,无倒车影像、手动空调,连基本的安全气囊都只有单侧。停车全靠"盲操作",日常使用体验大打折扣。
正好赶上国家补贴政策,我决定用20万预算(上路不超过21万)换辆更符合需求的纯电SUV。
展开剩余78%2.我的选车硬性标准:这些条件一个都不能少
空间必须满足轴距≥2800mm,后排头部空间≥950mm。能轻松坐下身高182cm的我,不再有压抑感,是选车的基础需求。
智能配置方面,L2+自动驾驶、全场景语音控制是刚需。能真正减轻驾驶压力,而不是花哨的摆设,这是我关注的重点。
舒适性上,座椅加热/通风/按摩、自动空调、全景天窗。告别"硬板凳"和夏天蒸笼般的体验,提升日常用车幸福感。
三电系统要求纯电续航≥600km,800V高压平台,30%-80%快充≤20分钟。解决续航焦虑,这些是我选车的硬性标准,缺一不可。
3.三款热门车试驾实测:数据说话,优缺点都很真实
(1)小鹏G6(16.99万起)
车身尺寸4758×1920×1650mm,轴距2890mm。后排头部空间960mm,比我的嘉年华多出300mm,182cm身高终于不顶头。单电机6.6秒的加速性能+动力表现不错。
80kWh电池,CLTC续航725km,800V平台10分钟充30%-80%,从30%到80%仅需15分钟。充电速度优势明显,解决续航焦虑。
XNGP覆盖,全场景语音助手响应0.8秒。智能体验出色,日常使用便利。
前双叉臂+后五连杆悬架,麋鹿测试78km/h。过弯侧倾控制优秀,底盘调校得当,兼顾操控与舒适。
但没有实体手套箱,储物空间减少42%。天窗遮阳帘需手动操作,电动遮阳帘只能众筹,这些是它的不足之处。
(2)极氪7X(22.99万起)
车身尺寸4820×1930×1656mm,轴距2965mm。空间表现不错,能满足日常使用。最快3.7秒(双电机版)的加速性能,强劲动力,驾驶激情足。
100kWh电池,CLTC续航656km。800V平台10分钟充30%-80%,充电速度较快。全系标配空气悬挂(同级罕见)。激光雷达+双Orin-X芯片,算力48TOPS,配置高端。
但电池供应商非头部品牌(威睿电芯),高速NOA智驾一般,门锁存在"罚站"风险。这些缺点影响了整体体验。
(3)问界M7(24.98万起)
车身尺寸5150×1985×1820mm,轴距3000mm。车身较大,空间宽敞。华为ADS 3.0智驾,城区NCA覆盖率99.2%。鸿蒙车机流畅度极高,智能配置出色。
但底盘太软,麋鹿测试成绩仅72km/h。驾驶舒适性有待商榷。
4.最终选择:小鹏G6,为何它最对我的胃口?
核心打动我的优势:
空间终于够用,轴距2890mm,后排头部空间960mm。182cm身高驾驶无压力,再也不用担心头顶压抑,日常驾驶更舒适。
充电快得惊人,800V高压平台,10分钟充电30%-80%。从30%到80%仅需15分钟,比老嘉年华的慢充快20倍,解决了充电焦虑,出行更从容。
智能体验升级,语音助手0.8秒响应,全场景控制。不再需要手动操作各种功能,使用更便捷,科技感满满。
底盘表现优异,前双叉臂+后五连杆悬架,麋鹿测试78km/h。过弯侧倾控制得当,兼顾舒适与操控,驾驶体验好,提升行车安全性。
(本文完)
发布于:北京市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